全国白糖减产17万吨 2023白糖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今日热文

时间:2023-04-09 11:12:27来源:互联网

全国白糖减产17万吨


(资料图)

2022/23年制糖期(以下简称本制糖期)截至2023年3月底,甜菜糖厂已全部停机,甘蔗糖厂除云南省外,其他省(区)糖厂已全部收榨。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872万吨,同比减少17万吨;全国累计销售食糖437万吨,同比增加67万吨;累计销糖率50.2%,同比加快8.5个百分点。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5752元/吨,同比回升24元/吨。2023年3月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5970元/吨。

中糖协4月7日公布数据显示,在2022/2023年制糖期(下称“本制糖期”),截至2023年3月底,甜菜糖厂已全部停机,甘蔗糖厂除云南省外,其他省(区)糖厂已全部收榨。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872万吨,同比减少17万吨。

据了解,现在国内制糖的上市公司合计7家,相关上市公司包括中粮糖业、南宁糖业、粤桂股份,按照市场表现来看,3月29日至4月7日,南宁糖业股价涨幅居前,7个交易日涨幅30%,同一时期中粮糖业涨幅12.8%。

今年春节过后,白糖价格持续上涨,截至目前累计涨幅逼近10%。

公开资料显示,20世纪以来,国际食糖贸易以甘蔗糖为主,产量及出口集中分布于印度、巴西、泰国三大产蔗国。此次影响糖价飙涨的一个原因在于全球供应量趋紧。

2023白糖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

白糖作为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,其价格波动影响广泛。近期,白糖期货和现货价格持续上涨引发市场关注。

糖产量受种植利润、天气因素影响而呈周期波动特征。从供给端来看,我国糖市以甘蔗作为核心产糖作物。从产区来看,国内糖料呈现出“南蔗北甜”生产格局,其中国内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广西、云南和广东。

资料显示,我国目前食糖供需缺口近年来维持在500万吨左右,且进口集中度较高,国际糖价对应的配额外进口成本是影响国内糖价上涨的主要因素。

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《2022-2027年中国白糖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》分析

从糖产业链来看,在上游有甜菜、甘蔗等糖料种植企业,中游有白糖、红糖等糖料加工企业,下游有糖果、饮料、酒精等糖料需求企业。

据了解,长久以来,国际食糖贸易以甘蔗糖为主,产量及出口集中分布于印度、巴西、泰国三大产蔗国。此次影响糖价飙涨的一个原因在于全球供应量趋紧。

据统计,A股市场上,国内制糖的上市公司合计7家;截至4月3日收盘,这些公司合计A股市值2746.68亿元。市场表现方面来看,今年以来,7家上市公司平均涨幅为4.48%,其中中粮糖业、南宁糖业涨幅居前,分别为16.14%和13.21%。3月以来,已有部分制糖上市公司获得北向资金加仓。

在国内糖需求基本稳定、进口依赖度较高的情况下,产量和进口量是主导国内供需关系的核心因素,两者进而共同决定国内糖价。而从具体定价来看,决定糖价的核心在国内自产糖和配额外进口糖两个边际供应量。其中供应方面:•国内生产糖:糖网数据显示,广西糖现货价约为 6100 元/吨,22/23 榨季国内糖产量预计为 933 万吨。 •配额内进口糖:据同花顺金融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3 年3 月20 日,配额内巴西进口糖价格为 5622 元/吨,配额内进口量 194.5 万吨。•配额外进口糖:据同花顺金融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2 年3 月20 日,配额外巴西进口糖价格为 7181 元/吨,22/23 榨季配额外进口量预计约为300 万吨左右。

随着国际市场情况不断发生变化,白糖市场走势也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做出及时调整。总体来看,未来白糖价格涨势仍将持续,但是需注意市场风险和波动。

从人口规模来看,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,人口基数巨大,近年来,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,中国人口政策不断松动,国家开始开放二胎、三胎政策,使得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能将出现上涨,人口的增长将进一步带动食糖行业需求的增长。从城镇化水平来看,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稳步提升,人们对食糖消费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。此外,除了传统的食品工业消费和居民生活消费,食糖在医药、建材、化工等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,未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,食糖的消费潜力也将进一步释放。

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白糖的行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。 之后将会在发展上大力推行科技更新和产业升级,尝试实现从“大而全”到“专而深”的转变。同时,加强国内市场开发和推广,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出口政策,为我国白糖产业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。

欲了解更多关于白糖行业的市场调研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,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《2022-2027年中国白糖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》

关键词:

相关资讯
热门频道